政府信息公开

名    称:关于印发辛集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发布机构: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0日

有 效 性:有效

关于印发辛集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2017年12月20日         字体:[   ]

辛政办字〔2017〕44号
  
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辛集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辛集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月16日        

辛集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我市“由传统文化教育大市向现代文化教育强市跨越发展”,不断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河北省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在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全面、均衡、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学前教育实现健康发展。本着“巩固、规范、提高”的方针,夯实学前教育基础,制定了《辛集市幼儿园规范化建设标准》和《辛集市幼儿园评估标准》,对全市幼儿园进行分类达标评估,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五年来,共创建省级示范园1所,一类幼儿园6所,二类幼儿园20所,其它为规范化幼儿园。目前我市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100%,学前三年在园幼儿14906人,入园率达到90.1%。
2.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紧紧围绕“抓均衡、促公平、惠民生”的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多数小学、初中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目前,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6.9%,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3.4%。2013年,我市高标准、高等次通过了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验收。
3.高中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积极实施“保普及、抓规范、提质量、增效益”的高中教育发展规划,挖掘办学潜力,培育办学特色。高中普及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2%,超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高中争优创先工作效果显著,市一中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信德中学为省级明星民办学校,其他高中阶段学校均达到了省定办学标准。
4.职业教育实现规模发展。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4所,乡镇成人学校15所,其中市职教中心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河北省认定的省级名牌学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培训规模不断提高,五年间共培训25万多人次,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2.3万多人次,实用技术培训19.5万多人次,企业职工岗位培训3.4万多人次,培育了服装设计、电子电工、机械制造、园林设计、畜牧养殖等一批骨干专业,形成了与我市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群,为辛集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合格建设人才。2015年,职教中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被认定为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服装设计与应用专业被认定为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
(二)学校管理日益规范,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1.办学水平逐步提高。以建设“美丽校园、规范校园、现代化校园、文化校园、平安校园、特色校园”为目标,深入开展了“5+1”示范校创建工作,涌现出一批以太极拳、剪纸、京剧、书法等为特色的精品校园。
2.高考成绩屡创新高。“十二五”期间,我市共计培养输送本科大学生20396人,其中本一上线3991人,本二以上上线8668人,本三以上上线20396人。特别是2015年,我市(含辛中辛集籍考生)本一上线827人,上线率20.84%;本二以上上线1570人,上线率39.56%;本三以上上线3074人,上线率77.45%,均超全省平均水平。市一中参加高考的991名考生中,本一上线387人,上线率39.05%;本二以上上线793人,上线率80.02%。
(三)教育投入稳步增长,惠生政策全面落实
“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投入稳步增加,各项政策性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实现了“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农村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2015年分别达到685元、885元,超过省定标准。各项惠民惠生政策全面落实,自2010年以来,累计落实补助公用经费22748万元,共免除29.8万人次的课本费2622万元,免除29.8万人次的教辅资料费850万元,补助贫困生生活费3210万元,惠及学生2.85万人次,发放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750万元,惠及学生0.47万人次。
(四)布局调整成效显著,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共撤并小学35所、初中1所。5年来,全市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及危房改造资金达27562万元,完成34所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校舍218746平方米。2013年,投资3195万元,配备了微机、实验设备、电子白板、自动录播室、机器人实验室等;投资1400万元,建成光纤接入式教育城域网,中小学计算机室普及率、中小学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到100%。“十二五”期间,全市改善办学条件总投入37862万元,比“十一五”增加26536万元。
(五)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师素质不断提升
五年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445人,全部充实到教学一线,压减了音、体、美、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的短缺程度。同时,积极实施“名师工程”,2011年以来培养省、市、县级骨干教师556人,学科带头人990人。大力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水平明显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小学、初中、高中、职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达到100%,小学教师专科率、初中教师本科率分别为94.8%、79%,高中教师接受研究生学历教育率达到2%,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5%。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辛集教育事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争先进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教育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国家方针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任务,特别是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并在立德树人、教育公平、教育治理等方面明确了新要求新举措,这些均为辛集建设文化教育强市提供了支撑和指导。对照国家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市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思想理念、目标任务、工作举措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全面依法治教有待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推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任务还很繁重。
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期间,我市已进入转型创新、民生优先、质量为重的科学发展期,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辛集教育将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发展。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市区学校数量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市区学校的扩容问题已迫在眉睫。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新一轮生源高峰与原有布局调整的冲突也将越来越明显。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入推进,辛集教育如何全面进入依法治校规范期、标准化学校建设期、现代化教育普及期、自主发展探索期、特色教育创新期,以内涵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改革期,需要我们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十二五”时期,我市教育事业呈现均衡、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现代文化教育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教育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高中公用经费预算尚未建立,高中教育投入不足,部分学校办公经费严重短缺,债务负担沉重,教学仪器、图书与现代化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制约了学校发展。师长效补充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教师编制总量不足,学前教育占用大量小学教师编制,产教融合还不够紧密,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在拉动我市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品位提升、推动城镇化建设方面,仍任重道远。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文化教育强市这个总目标,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制度,加大教育投入,推动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坚持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
2.发展原则。发展是硬道理,在新时期,我市教育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建立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和谐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现代化教育,并适度超前发展。
3.创新原则。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通过创新实现教育发展的新突破。
4.实效原则。制定规划要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通过规划的实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辛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主要目标
1.学前教育。到2020年,规范每个学区的幼儿园建设,使90%的幼儿园达到规范园标准,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100%。
2.义务教育。到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7%,90%以上的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
3.高中教育。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稳定在92.2%以上。
4.职业教育。到2020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从业人员职业技术教育年均不低于5万人次。
5.继续教育。依托教师进修学校、乡镇成人学校、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每年进行非学历培训达到2万余人次。到2020年,小学专任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95%;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90%;高中阶段专任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有较大幅度增长。
6.特殊教育。到2020年,全市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加快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7.高等教育。到2020年,至少引进一所高等院校或高等职业院校。
四、重点工作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以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任务,以促进身心健康作为第一要求,以知行合一作为第一原则,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开展“德育微课堂”“拒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和“五家”道德实践三大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分学段、分层次抓好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等。研究制定监测方案,加强德育工作效果。深入开展“百场家庭教育进校园”“卓越父母大讲堂”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办好家长学校。关注学生心理,大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到2020年,全市中小学全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较大规模中小学建立心理咨询室。
(二)坚持内涵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均衡发展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按照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依托省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财政投入,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推动农村幼儿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多种形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探索小学附设学前班、“低幼一体化”发展道路。认真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保障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享受同等待遇。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2.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一是加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力度,全面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差距,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外来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依法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统筹城乡资源,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步伐。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十三五”期间,我市初中保持27所,小学92所。“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2.3亿元,改扩建校舍12万平方米,全面完成薄弱学校改造任务,义务教育阶段90%的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水平。加大统筹力度,积极推进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大城区学校改扩建工程力度,确保足够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到2018年底前,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超大班额的比例控制在2%以内),到2020年底前,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大班额的比例控制在5%以内)。
3.努力提升高中教学质量,突出教育强市地位各高中要深挖办学潜力,扩大招生规模,优化职普结构,提高办学层次,巩固提高高中普及率。争取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2所,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研究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激励机制和措施,进一步完善修订学区、初中、高中教学质量考核表彰办法。加大尖子生的培养力度,提高名牌大学的录取率,在全省、全国突出我市教育强市地位。
(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调整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根据我市产业、人口、教育实际和城镇化进程,制定中等职业教育规划布局指导意见,推进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从实际出发逐步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和专业。整合办学资源,对定位不明确、办学质量低、服务能力弱的专业实行调整改造或兼并重组,推动各项要素资源优化整合,逐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办好中等职业教育。按照系统教育、全面培养、终身教育的理念,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基础文化和体育、艺术课程,加强新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为学生全面成才、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探索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的办学模式,逐步拓展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3.以职业教育为依托,引进高等院校。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举办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依托辛集电大办好开放大学,到2020年新建或引进1-2所高等职业院校。
4.突出抓好职教中心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加强科学素养、技术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和研究性学习环节。加强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保障学习者高质量的实习实训需求。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学徒制,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学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
5.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谋划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园区,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创新农学结合模式。以职教中心为主体,构建覆盖全市、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社举办或参与举办农业职业学校,参与涉农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统筹水平,促进农科教结合。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1.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日常行为。建立监督、考核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激励机制,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狠刹有偿补课歪风,净化行业风气,提高群众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满意度。
2.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十三五”期间,按照“缺编即补、退一补一”的原则,争取解决中小学教师缺编和幼儿教师纳编问题。探索出台由政府代偿学费的“免费师范生”和“定向委培生”政策,为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保障。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聘用制,注重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使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教师倾斜。
3.强化教师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制定教师学历提升办法,积极创设骨干教师的成长平台,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等教学名师,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专家型校长队伍。
4.提高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认真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全面提高乡村教师的政治地位、工资待遇、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5.完善教师参与治校治学机制。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的合法权益。
6.加强与改进班主任工作,提升班主任整体素质,提高班主任待遇。实施“班主任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培训力度,“十三五”期间,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全部取得“辛集市中小学班主任心理专业知识合格证”;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制度,培养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班主任。探索建立班主任专项津贴制度,力争将班主任津贴列入市政府财政预算。
(五)加快教育信息化和装备标准化建设步伐,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1.到2020年要实现90%的中学、85%的完全小学实验室建设标准化的目标,小规模学校(教学点)达到规定标准。将中小学实验教学仪器配备和实验室易损易耗品的补充纳入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支出范围。
2.按照“河北省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河北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方案》要求,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常规仪器配备,实现实验室建设标准化和均衡化。教学点做到配备能够满足基本教学需要的仪器和图书。加强教育装备管理,全面普及提高中小学实验教学,保持中小学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100%。到2020年,实现学校仪器完好率达到90%以上、利用率达到100%的目标。
3.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有关要求,大力加强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完成全市中小学校“三通”的建设任务:一是到2018年,学校实现校园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的学校比例达到100%,2020年师机比达到1:1,生机比达到7:1。二是开展数字化高效课堂的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及移动学习终端设备等现代化信息终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切实转变教与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到2018年全市中小学教师100%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到2020年,三年级以上中小学生100%建立网络学习空间。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
4.在市教育城域网的基础上,搭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拓展应用功能,形成数字教育资源汇聚共享机制和现代教研、教育管理机制,构建网络条件下教学资源生态环境、教学科研便捷通道、教育管理科学手段,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深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
5.依托网络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推进教师培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和创新的能力。“十三五”期间,5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各校要有60%以上的教师能较熟练地自主开发设计多媒体课件和进行微课制作。
6.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机制,加大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组建力度,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明晰政治责任要求,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向基层延伸。推动各级党组织建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问责追责。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党内监督,持之以恒深入纠正“四风”问题和教育行风问题。二是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以尊崇《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核心,以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重点,全面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落实廉政风险防控举措,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推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强化政府行为,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事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主动适应教育优先发展新常态,切实加强对教育发展的领导和管理,落实政府办学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多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为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三)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教育投入。依法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财政预算执行中超收的部分按相应的比例安排教育支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土地收益中按相应比例安排教育资金。研究学校办学最低保障标准,实施发展性支出的绩效评价。严肃查处违反规定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和挪用挤占中小学经费的行为。建立健全教育专项经费监管责任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积极化解高中学校债务,完善高中学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研究出台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标准,推进中等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化解中等学校原有债务,严禁产生新债务。
(五)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升教育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基础信息库,提升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各类专款经费实行集中管理、专款专用。学校收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任何单位、个人截留、挤占和挪用。
(六)加强学校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公共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加快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及相关制度,依法健全学校的领导体制和民主管理机制,实现学校管理和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大学校普法力度,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七)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规范中小学管理。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完善学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年度考核办法,继续加强对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广泛开展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完善督学网络体系,建立责任督学责任区,加强对学校管理水平的评估与督导。
(八)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十三五”期间,要为教育科研搭建宽阔的平台,加强市级教育科研机构建设,为教育科研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和政策保障,确保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高考动态、高考方向研究机制,加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应用工作,深化全领域教学改革。
(九)建立科学运行机制。理顺教育局机关科室职能,规范审批程序,明晰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月16日印发  

 





Title

主办: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辛集市信息网络中心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冀公网安备13018102000135号    冀ICP备13017949号-1  网站标识码13018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