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辛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2022年07月16日 字体:[ 大 中 小]
辛政办字〔2022〕22号
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辛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辛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0日
辛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县市、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依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冀政办字〔2021〕141号)、《辛集市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和《辛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一、聚焦创新发展动力源,助力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全面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成果更趋前沿、协同创新更加高效、创新生态更加优化,为十四五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1.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强化创新顶层设计,科技创新迈上新水平。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资金、人才、平台等科技创新关键点,先后出台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创业若干政策措施》《辛集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辛集市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19—2025年)》《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二十条措施》,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9.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4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了2.37件。2017年我市被列为“第二批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区)试点”;2018年,我市与省科技厅签订了《2018—2020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书》;2019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全国第五名的成绩通过科技部验收;2019年我市县域创新能力实现了跃升,由原来的26位提升到21位;2020年,我市以90.75分位列“中国县域科技创新百佳县市”第53位。
(2)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2020年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45%,十三五期间,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创新高,2020投入总额达到6亿元,实现了快速增长。
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采用常年申报的方式,筛选符合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辛集市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规模、质量、实力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十三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649家,比2015年分别增加了87家和477家。
科技创新条件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根据辛集市产业发展需求,积极组织相关企业设立研发平台。十三五末,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高新区1家。
人才汇聚磁场引力不断强化。坚持把招才引智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牢固树立“高精尖缺”导向,以“政策引才、平台聚才、服务留才”为抓手,用政策的“含金量”打造引才的“强磁场”,初步形成了以高端人才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聚高端人才、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局面。为加强引进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出台了《辛集市人才公寓管理办法》。截至十三五末,共培育省级创新英才36名,省级创新团队2个,与15名院士建立了长期稳定深入合作关系,培育武金燚、黄印冉等2名本土专家,与专家林钟城共建了实验室;实施燕赵英才服务卡制度,吸引哈工大、清华、北大等23名高端人才入住“博士楼”,50余名博士硕士签约辛集企业;培育了铁科腾跃、金士顿等8个创新创业团队,河北国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河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其合作的美籍专家保罗·博科维茨被省政府授予“燕赵友谊奖”。
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日趋完善。搭建了辛集市科技孵化中心和众创空间,重点孵化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团队200余个。
(3)协同创新不断推进,开放合作焕发新活力。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积极搭建科技创新承接平台。开展京津精准成果对接,积极吸引辛集在外人才回乡创业,汇聚形成了“凤还巢”的浓厚氛围,促进科技成果在辛集落地转化。VR设计、溅射靶材、线性滑轨、叁迪光学、辛芯智能等一批高科技项目落地见效,成为辛集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
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积极引导企业与北大、清华、北科大、青岛科大、西安交大等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在辛集落地开花,进一步打造了具有行业带动能力、产学研合作能力、人才聚集能力的技术创新高地。十三五期间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4项,省企业技术创新奖1项。
(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化形成新格局。稳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三年行动计划,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初步构建起生态皮革服装绿色高质量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智能、新型显示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钢铁机械、精细化工、农副食品加工制造等传统产业加速提升的现代产业体系。截至目前,我市已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28家,信息智能企业12家,新型显示材料企业3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企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空气轴承、精密互感器、聚氨酯高铁材料等一批全国领先的生产基地规模实力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在业内的话语权、定标权、定价权进一步增强。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成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重要平台。
(5)科技改革不断深入,创新生态呈现新气象。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创新生态体系逐步完善,全社会创新氛围浓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体系基本形成。
打造精品赛事品牌。先后组织三届辛集市创新创业大赛,被列为省创新创业大赛城市赛,并承办新材料行业赛、团省委创青春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参赛队伍达到400余个,各院校的参赛队伍达到300个,参赛项目获得市级荣誉72个,金士顿、申科、华莱鼎盛、通涛管业、润丰林业、叁迪光学6家企业项目入围国家赛,获得省赛各项荣誉34项。成功转化落地项目8个,企业获得投资意向3个,成功融资3000万元,大大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日益深化。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强化对各类创新平台的服务指导,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促使其数量不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深入开展研发投入专项指导服务活动。密集组织培训,入企指导服务,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发展潜力。开展常态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培训,积极整合产业资源共建创新基地,提升“双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四个精准”成果推送活动,组织了精细化工、现代农业、污水处理等行业成果直通车活动,开展资源对接服务,推动知识产权、先进技术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
2.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创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高质量发展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需求显著增加。面对新形势,必须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工作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主动作为,掌握发展主动权,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
(1)创新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市仍处于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科技创新将始终是主旋律、动力源。
从省内看,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发展韧性强劲,必将扩大有效消费,推动消费转型升级,为我市催生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提供新空间。
从我市看,十四五时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成型、北京冬奥盛会高水平筹办及后奥运科技从场景应用到产业发展之时,政策红利将高位强力释放,为我市深度对接京津雄科技资源,深度融入京津雄科技创新提供新机遇。“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和“三基”建设作为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出的战略部署,将进一步促进产业转移、交通一体化、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整合创新资源力量,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提出新要求。我市承担了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京津冀产业转移项目的承接基地、我国重要的皮革制品生产和集散地、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区域城市职能,打造以精细化工、现代装备制造业、商贸业为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城市、文化强市和教育名城。
(2)创新需求。一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需求。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产业发展内生动能转换提出更高创新需求,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加快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二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我市皮革、化工等传统产业亟需由价值链“低端”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中高端迈进,实现重点产业的更替与提升。
三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需求。通过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以更少的资源投入、更少的排放,生产更高水平的产品;通过科技创新加快降低空气、土壤和水污染,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生态。
四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需求。人民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普通日常生活提出了更多、更紧迫的要求,对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科普教育、绿色建筑等需求不断增加,对“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模式、新技术推广更加急切。
五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内在需求,为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大力发展科技农业,推动农机、农艺、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农技推广、权益保障、科学施肥等领域加强科技引导及扶持,打造全省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
(3)创新挑战。抢抓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新机遇,积极适应科技创新环境新变化,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部署在辛集落实落地,保持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A类县市,争创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县市,我市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如何响应高质量发展提出的高创新需求。虽然我市2020年R&D经费投入达到6.17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5%,与创新发展优势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市的财政支付能力相对较弱,在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如何通过有效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企业积极投入创新活动,优化研发资源投入结构,响应高质量发展提出的高创新需求,对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提出新挑战。
二是我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还未深度融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缓慢,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等关键性指标跟省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保持A类城市序列面临着新的挑战。
三是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的动能转换需求。基于“投入—转换—产出”的全过程管理视角,我市传统产业需增强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过程增值转换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对统筹谋划科技创新布局、增强后发增长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挑战。
(二)总体要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城市、经济强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体系,构建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建成生态皮革服装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冀中南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区、冀中南转型发展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重要节点城市,以建设京津冀特色城市群功能节点为目标,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示范,大力实施“1253”工程,助力“三区建设”,实现全市经济社会依靠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推动全面创新为动力,围绕全面实施“1253”工程,坚持资源聚集、创新引领、深化改革,聚焦资源、企业、技术、区域、民生、创业、环境等要素,着力夯实科技创新基石、壮大创新企业实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三区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整合优化创新资源,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构筑辛集创新发展新格局,实现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战略定位。到2025年实现“五个一”,即力争建成一个引领区、一个发展区、一个示范区、一个节点城市、一个基地。建成全球生态皮革服装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推动实施皮革服装产业创新发展计划,依托河北皮革研究院、河北省皮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以“数字+”“文化+”“生态+”“设计+”赋能皮革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服装设计与制革工艺创新紧密结合,推动制革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建设皮革新材料科技示范园、皮革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建成全球生态皮革服装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
建设冀中南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区。推进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立足区位特征、产业基础,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智能、新型显示材料等产业集群,强化优势,培育标杆,依托金士顿、华纺纳米、金瓯、晟泰、鸿锐等高技术企业,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和先进装备的工程化集成与应用,推动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引进产业链关键项目,突破产业核心技术,提前“卡位”,打造氢能产业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冀中南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区、京津冀城市群特色功能节点城市,跻身国家级创新型市县试点行列。
建成冀中南转型发展示范区。持续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精品钢材、精细化工、保温材料、绿色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突出工艺技术、生产流程创新,实施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轮驱动”工程,加快传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专、精、特、新产品,培育传统产业新动能、新优势。围绕滤纸滤材、铸铁炊具、手套箱包、金属粉末、生物柴油等产业基础好、市场占有率高、行业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依托阿木森、华锐、炊花、金谷等龙头企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基础材料、关键技术攻关,通过集成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建成冀中南转型创新示范区。
建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重要节点城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重要节点城市升级增效,强化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京津科研机构,以及中关村、中技所、创新联盟等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深入合作,在精密互感器、聚氨酯高铁材料、空气悬浮轴承等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用紧密合作,集中落地实施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打造京津科技成果高能级承载地,建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重要节点城市。
建成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重点发展好以节水麦为主的种业育繁推体系,始终占领国际领先地位,同时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大力推进节水农业、数字农业、循环农业,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构建食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完善开放竞争、多元互补、协同高效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的共同发力,农业科技现代化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节水麦、优质梨、地方猪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3.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引领、提升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建设;高水平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融通发展体系,实现技术产业化突破;强力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对外交流合作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
坚持资源聚集、夯实创新基础。充分发挥市域区位优势,加快汇聚全球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领军人才;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速建立创新资金多元投资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强度,补齐创新短板;优化创新平台布局和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和设施在我市布局。
坚持深化改革,营造创新生态。遵循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服务体系,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完善创新治理体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多领域互动与多要素联动的创新生态系统。
(三)主要目标。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紧紧围绕辛集市委市政府在《辛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确立的目标定位,2035年辛集市科技创新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如下。
1.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2035年,辛集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实现跃升,综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健全有效、创新生态更加充满活力,涌现出一批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创新平台,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协同联动、相促提高,以金士顿、申科、腾跃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信息智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空气动力轴承、高频磁性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等新产品新技术广泛应用,皮革、钢铁、化工传统产业迸发科技活力,绿色生态水平和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快速提升,助推经济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良好局面。创新型人才、研发资金等核心创新要素聚集效应显著呈现,创新平台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瓶颈有效缓解,形成较为完善的人财物创新基础体系,科技创新基石进一步夯实;产业技术、产品、业态、模式“四位一体”的集成创新效果显著,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杀手锏技术”和建链、强链、延链、补链需求有效满足,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辛集市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各产业集群特色突出,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初步建成冀中南转型发展示范区;科技力量引领、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增值增效,形成以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为引领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符合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体现知识价值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基本完善,治理能力明显提高,科技政策与产业、土地、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有机衔接,技术、产业、金融、管理、商业模式创新跨界融合,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各类主体融通、多要素联动、多领域互动、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区域创新生态;科技助推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持续改善,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综合创新能力迈入国家级创新型城市行列。
2.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达到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创新能力稳定保持省级创新县(市)A类水平,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目标: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全社会R&D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创新团队、领军人物的认定和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其规模和质量。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加大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培育壮大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和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加大全市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和布局优化,争取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布局。
进一步提升创新产出绩效。持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继续鼓励企业申报各类知识产权,力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有较大增加。
进一步提升成果转化规模。纵深推进冀中南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区,构建“京津雄研发、辛集转化”模式,打造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不断提高技术市场成交额,扩大吸引京津雄技术交易额和所占比重。
进一步提升创新生态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支持优势企业围绕强链、延链建设专业孵化器,支持众创空间社会化运营,与京津科技园强强联合发展,提升孵化器等创业载体的资源汇聚、人才引进、投融资等能力,吸引外部信息智能企业来辛发展,为全市招商引智做好平台服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实施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表1 辛集市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 2020年基数 | 2025年目标 | 指标属性 | |
创新实力 | — | 年均增长10% | 预期性 | |
2.每万人口高价值拥有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0.7 | 1.17 | 预期性 | |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 0.54 | 0.67 | 预期性 | |
创新主体 | 4.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家) | 0 | 2 | 预期性 |
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 99 | 130 | 预期性 | |
6.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家) | 649 | 750 | 预期性 | |
创新支撑 | 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例(%) | 2.8 | 7.8 | 预期性 |
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2 | 2.2左右 | 预期性 | |
9.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 | 6 | 7 | 预期性 | |
10.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数量(家) | 37 | 45 | 预期性 |
二、聚焦创新储能蓄势,夯实科技创新基石
突出辛集市域区位优势,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力量,发挥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坚持以人才引领产业,构筑创新人才战略高地。形成多元科技投入机制,推动创新型人才、研发资金等核心创新要素聚集。不断提高创新平台建设的质量与水平,突破科技创新瓶颈,形成人财物创新基础体系,为科技创新储能蓄势。
(一)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政府投入为主体,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相互协同的科技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投入长效机制。整合财政科技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创新科技金融产品。
1.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严格落实财政对科技投入只增不减的要求,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紧扣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转化应用等创新链环节,建立健全稳定性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形成科技金融、财政科技经费与创业投资协同支持的投入机制,提高财政科技占财政支出比重和政府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创新投入的乘数效应。
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加强财政资金和金融手段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创投联动、贷款风险补偿、融资补贴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从事创新活动,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继续落实科技创新券、技术合同登记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创新平台面向社会更广泛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2.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形成可持续的研发投入长效机制。鼓励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研发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政策,运用创新券等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将各类奖励、减免、奖补等资金继续投入企业研发活动。
3.推动科技金融精准对接。完善科技信贷支持体系。充分利用省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鼓励金融机构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科技物业资产证券化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
强化科技企业投融资体系。发挥财政投入对科技优先领域资源配置导向作用,积极引进社会风险资本和京津战略投资者,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支持信托公司开展股债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大力推动科技企业挂牌上市,对上市成功企业由财政分别给予不同额度奖励。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融资,鼓励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
健全科技金融组织服务体系。探索科技投融资风险分担、科技企业成长抚育等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强创新投入,鼓励有条件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引导企业有效利用主板、科创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
优化科技金融产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支持金融机构在辛集设立主要服务于科技型企业的分支机构。加快科技投资风险补偿机制、科技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建设,推进科技金融模式创新。加大对科技企业信贷投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发非抵押、非担保产品,逐步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积极引进创投、风投等基金投资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例支持企业创新。实施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者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的研发资金难题。
(二)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建设一批人才培育载体,加快聚集一批高端创新人才,构筑创新人才聚集高地。
1.实施创新企业家培育计划。营造激励企业家创新氛围。高度重视和发挥企业家在把握市场方向、聚集科技人才、组织研发投入、创新经营模式中的关键作用和核心价值,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的舆论氛围,将企业家打造成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
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企业家培训活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热情、品牌培育意识、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形成领军型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企业家后备人才等创新型企业家梯队。
2.实施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加大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坚持以产业集聚人才,围绕产业创新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精准推进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和聚集,提高产业创新需求和人才供给匹配度。完善聚才、引才、用才机制,深化实施“辛集市燕赵英才卡”计划。发挥毗邻京津的优势,依托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公共创新创业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引进国内外特别是京津高科技人才,积极推广“星期天工程师”“假日工程师”“网络专家”等人才柔性引进模式,扩大人才供给渠道,造就一批高素质创新团队。对企业引进的顶尖人才团队、重大人才项目等,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奖励制度。
加大高端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深入实施“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引育工程”,继续加大对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支持力度。建立“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企业创新急需人才,实施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和技能,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加强产学研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跨国公司、专业培训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强与周边城市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强化“产业技术与管理创新人才”培训力度,依托职业院校加快培养“产业高级技工人才”。
加强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坚持借智借力服务我市科技创新,借助辛集资源优势,结合产业创新需求,聚集京津雄和国内外发达地区、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世界500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高端创新人才,逐步建立结构合理、满足需要、门类齐全、更新及时的高层次人才信息库,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各类专业技术问题以及管理实践问题,能够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专家,进行把脉诊断、出谋划策。
大力培育工匠人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建立健全工匠人才评价奖励机制。将工匠文化作为创新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实施“高技能人才集聚工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扩大科技特派员覆盖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打造一支面向“三农”、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新型科技特派员队伍,突破企业、基层科技创新人才不足瓶颈,促进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主战场紧密结合。
3.强化创新型人才聚集载体。打造科技人才聚集高地,提升经济开发区对省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领军人才的集聚能力。建立京津冀人力资源开发孵化基地,加强区域科技人才制度衔接,打造全国一流的人才服务高地。
(三)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围绕全市产业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省在我市布局重大创新平台,积极探索与省内的科研院所实现创新创业资源共建共享,不断壮大、提升平台建设规模和质量;打造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科技服务平台体系,优化三类创新平台布局,构建三类平台内在链接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效率和能力。组织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升行动,积极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1.布局高端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点在精密互感器、聚氨酯高铁材料、空气悬浮轴承、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等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以高端创新载体对接国家重大项目,汇聚高端创新要素。对现有技术创新中心进行优化和整合,丰富我市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及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增加高端服务项目。加强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针对性扶持措施。
引导建立重点实验室。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重点领域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按照“团队+项目+企业+产业”的思路,推动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组建一批京津冀协同创新研发平台。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目标,以企业化运作、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模式,重点在经济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等新建一批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
2.构建开放式创业平台。发展公共创新创业载体。依托经济开发区,强化协同创新,深化园区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合作,共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创新平台,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育成体系。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促进更广泛群体创新创业。
促进创业平台提质增效。支持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加速器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加强双创平台绩效评价,引导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提质增效。对创业项目及初创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提高创新创业效率。
支持军民融合和技术双向转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民参军产品推荐目录和省级产业基础领域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目录。
3.建设优质科技服务平台。加快壮大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后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评估、技术交易、信息咨询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和培育技术经纪人,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大型仪器设备与中小企业及其公共服务机构有机结合,推进技术集成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培育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品牌。
加快发展新型公共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开发区、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科创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第三方检验检测中心等,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升全市产业创新的公共服务能力。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参与京津冀科技创新平台联盟和京津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联盟,鼓励我市企业充分利用“河北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联盟”“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天津市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科服网)”互联互通和相关资源共享共用的优势,并鼓励相关企业加入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联盟,扩大影响力。
三、聚焦提升创新能力,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
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杀手锏技术”和建链、强链、延链、补链需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产业、区域三级技术攻关体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产业中高端。
(一)推动企业创新主体增量提质。完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构建科技型企业融通发展体系,全面提升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
1.做大创新主体规模。围绕皮革、钢铁机械、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显示材料、信息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拥有相关领域成果和技术的高端人才团队,扶持具有较强现代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团队在辛集创办、领办各类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创新型企业。
积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继续推动实施创新型企业评审工作,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规模;依托金士顿轴承、冠靶科技、申科电子等企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显示材料、信息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细分市场“单项冠军”企业和新领军者企业,持续增加新兴创新主体数量。对科技领军企业,在研发投入、投融资、产业用地、人才引进、企业上市等方面给予支持,在科研项目立项、重大项目转化等方面给予优先资助。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机构,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帮扶活动,支持更多具备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券、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管理指导、技能培训、市场拓展等服务,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家以上。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做优做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聚焦特色,增强对特色技术、特色工艺、特色品牌的掌控能力,积极培育掌握行业技术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差异扶持、扩量提质,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到2025年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50家以上。
建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新区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打造科技企业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
2.提高创新主体质量。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探索设立行业创新平台,牵头组建行业性研发创新联盟,组织面向市场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在京津雄布局高端研发机构,在国外布局、收购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放创新链、供应链资源,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共同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推进联合体内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一体化进程,支持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创新联合体研发项目,构建“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服务环境”协同创新生态圈,加速形成企业创新体系优势。
提高企业科技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建立与国家、省、市无缝对接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技信息响应速度;鼓励企业建立专、兼职科技政策专员制度,形成政策响应机制,及时了解国家、省、市科技政策,在各类项目申报、税费优惠减免等方面,用足用好各级科技政策。
3.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按照市场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行业领军企业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设以企业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的新型校企研发组织。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设立市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提升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市场化方式,向区域内企业开放各类科技资源,为企业提供检测、测试、标准等服务。
(二)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围绕辛集市新产业布局,集中科技资源,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以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创新引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创新支撑潜力产业培育壮大、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创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
1.创新引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围绕生态皮革服装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产品由代工生产向自主设计发展,提升产品设计能力,适应时尚化、舒适化消费需求,全面推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服装业瞄准标准化、品牌化,提高“辛集设计”水平。提升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服务能力,积极引进高水平设计机构和团队,鼓励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团队在辛集设立工作室、分支机构或搭建云设计虚拟平台。引导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将服装设计与制革工艺创新紧密结合,推动制革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设计研发,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增强非价格竞争力,推动皮革服装由“辛集加工”向“辛集设计”转变。
制革业瞄准工艺改造创新,实现生态化、清洁化生产。依托东明、梅花、凌爵、东贞等企业,借助石碧院士团队、皮革产业研究院、皮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团队,联合四川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加强皮革新材料工艺研发与推广,对制革企业全面开展全流程清洁生产工艺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水和原料使用量以及污染物排放量,发展生态皮革。提升改造企业技术装备、污染治理设施,达到国家清洁生产评价体系二级标准要求,促进我市制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突出产业业态、模式创新,鼓励构建全产业链营销体系。依托辛集国际皮革城“一城十中心”,推动实施“互联网+皮革”品牌直销模式,推进建设出口跨境电商样板工程。积极搭建辛集皮革制品加工行业云平台,探索推广“互联网+”下的B2B皮革制品加工订单交易新模式,构建从原材料到销售商的全产业链营销体系。利用云平台带动众多中小型及个体皮革制品加工企业时尚化、品质化转型升级。
挖掘皮草文化,发展旅游经济。实施“文化+”工程,推进辛集及河北地方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因子引入皮革制品创意设计,加强文化时尚皮革服饰产品和旅游伴手礼皮革制品开发。开拓“文化+皮革+旅游”发展模式,支持国际皮革城创建5A级购物景区,丰富创新具有辛集特色的皮革时尚文化内涵,积极培育发展辛集国际皮都皮革时尚文化品牌。鼓励制革企业和皮革加工企业与时尚结合,把皮革时尚元素融合到其他消费领域,深度挖掘皮革美学价值,开拓皮革业新的增值点和增长点。
2.创新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智能、新型显示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以培育壮大为目标,高位对接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突出专业、智能、高端发展特色,以“互联网+”和“+互联网”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为重点,依托主导产品,拓展延伸发展新产品、新应用领域,聚集发展关键配套项目,构建微产业链、微生态圈,集中力量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大供应链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作出“辛集贡献”。
(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金士顿、腾跃、维迪等企业,重点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用无油空压机、污水处理用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动压空气轴承和高速电机、铁路货车用摩擦材料配件、金属材料配件、铁路轨道结构零部件以及精密线性滑轨及配套滑块等,支持企业攻关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打造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拳头产品和技术,成为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
实施精品示范工程。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切实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工程化集成与应用,推动一批自主创新成果的孵化转化。
实施技改提升工程。按照省级专项指南,引导社会资源投向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以工艺、装备、产品和管理升级改造为重点,推动现有装备制造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大幅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
实施平台创建工程。依托行业优势企业,部署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积极争创省级创新平台,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充分激发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活力。
实施基地示范工程。重点做大做强高端空浮设备及系列整机制造,吸引配套项目聚集建设和发展,打造辛集空浮技术成套设备示范基地。依托金士顿、华纺纳米等企业,加快发展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等产品,打造氢能产业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依托金瓯、沃尔康、盈鼎、晟泰等企业,加快发展医疗器械、排毒仪、医用气体、医用引流管等产品,打造高端医疗器械及用品基地。
(2)信息智能产业。围绕生态环保、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新需求,以智能传感、指纹芯片、自动检测等技术为依托,抢抓5G商用机遇,加大物联技术领域协同创新和产品开发,规划建设辛集市物联网产业园,着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生产基地。
加快推进申科电子科技园项目建设。依托申科电子、辛芯智能等企业,加快推进申科国际电子科技园建设发展,积极引进关联配套企业项目,加快推动智能传感器、精密微型互感器、指纹芯片、智能电网设备等产品规模生产,培育壮大智能传感、指纹半导体芯片等产业。
加快推进产品应用开发。加快推进LCD/LCM产品应用市场开发,全面覆盖光阀防护用品、医疗保健、汽车电子、精密仪器仪表等电子产品应用领域。
加快推进平台建设。协调各方,加快推进省精密互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汇聚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创新活力和动能,并发挥有效带动和辐射效应。
(3)新型显示产业。依托冠靶科技、航百川、诚宇科技、九元科技、冀雅电子等企业,加快高纯金属靶材、液晶显示屏、智能手机3D曲面玻璃盖板、汽车中控屏、石墨烯等新型显示材料产业的发展。
实施补链延链强链。着力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构建从原材料到元器件、到模块、到显示器材的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链,积极融入国际新型显示供应链,不断壮大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集群规模。
实施标准体系创建工程。积极探索建立标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同步推进机制,支持优势企业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接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成为行业创新技术的“隐形冠军”。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政产学研用服合作,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同时,积极争列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
实施创新培育工程。筛选一批优势企业纳入省创新型领军企业计划。加快建设省级“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引进高端创新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双向流动、重点科研项目合作研发和技术交流机制;支持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产品,推动新材料产业化发展。
3.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精品钢材、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突出工艺技术、生产流程创新,在绿色、安全、品质上下功夫,实施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轮驱动”工程,加快传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专、精、特、新产品,培育传统产业新动能、新优势,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各项政策措施。
(1)钢铁机械产业。以澳森钢铁为示范企业,以做强做优钢铁机械主业、做大衍生产业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突破点,加大改造力度,提高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种类,加快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以节能减排为关键点,淘汰落后产能,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努力建设布局合理、工艺先进、装备精良、品质卓越、高效环保的钢铁机械强市。
提升龙头企业。澳森钢铁落实上级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全面推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升级,品种质量上档次,产业链条延伸和非钢产业发展,品种钢结构比例达到40%以上。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上水平,全面实施脱硫、脱销、除尘改造,大力推广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水循环利用等技术,使企业由单一生产功能逐步向钢铁生产、能源转换、固废消纳和资源再生等功能拓展。
聚焦发展钢材深加工产业。由政府引导、辛集市澳森钢铁有限公司牵头,积极组建“钢材产业技术中心”,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依托澳森钢铁,吸引中小投资者,积极发展钢筋焊网、汽车紧固件、建筑钢构、玻璃幕墙桁架、钢帘线、弹簧钢丝、钢绳、预应力钢绞线、钢芯铝绞线、工具钢丝等钢材深加工产业,增强对钢铁产品的消纳能力,打造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延伸钢铁产业价值链。
整合泡塑机械行业。改变“大群体、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引导企业进行合并重组,发挥清华大学装配式建筑基地技术研发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绿色节能建筑技术,推广被动式节能建筑产品和模式,引导高质量基础设施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发挥雪龙机械、广兴泡塑机械等企业的市场优势。
(2)精细化工产业。以推动石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以“布局合理化、产品高端化、资源节约化、生产清洁化”为发展目标,实行总量控制,提高准入门槛,积极引导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高端化工企业分类实施兼并重组,向园区整体搬迁。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开展循环化改造,实现企业间、产业间的循环链接,增强资源能源等物质流管理和环境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有选择的承接北京化工医药企业搬迁,打造北京化工医药重要转移基地。
实施改造提升工程。重点推进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精制工艺装备水平提升和产品升级,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动辛化集团成为钡锶盐领军企业。加快发展煤制乙二醇,提升非石油基烯烃生产能力。大力研发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环保型农药制剂及配套的新型助剂,优化农药产品结构,为生物安全、土壤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起到助推器作用。鼓励无机盐化工企业大力发展高纯度、纳米型精细化工产品,研发和转化绿色环保型新产品积极向化工新材料等下游领域延伸。支持重点涂料企业,推广使用水性涂料,提升本土涂料品牌市场占有率。加快染料及其中间体清洁生产工艺和先进适用的“三废”治理技术推广、研发,全面提高染料行业环保水平。
着力发展高端化学品。围绕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开发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功能性产品和原料、面向装备制造业的结构性材料、面向纺织行业的专用产品及原料、面向医药领域的中间体和助剂等。重点发展工程塑料、高性能树脂、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橡胶及弹性体、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剂、水性涂料、农药医药中间体、高效低毒农药、水溶性肥料等。突破上游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加快国内及省内空白品种产业化及推广应用。
4.创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以产业需求拉动创新供给、以创新供给推动产业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创新资源、创新管理等环节协同整合,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契合、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提升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以生态皮革等优势产业为重点,推进皮革服装产业全链创新。引导龙头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输出技术和标准等方式,提高配套企业生产制造能力,提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水平。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平台建设,将服装设计与制革工艺创新紧密结合,推动制革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设计研发,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围绕制约优势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攻关。加快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支持企业与京津雄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借助京津雄科研力量协同实施技术攻关。
推动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研发。探索数据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机制和产业化创新机制。开展大数据、物联网、新型显示、现代通信、软件等研发,推动数字技术发展,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
加强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围绕高端研发、创业孵化、工业设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重点领域,打造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发展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运营、科技咨询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融合发展。
5.创新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1)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支撑。提供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支撑。围绕我市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实施碳排放、碳足迹、碳汇监测和评估,加大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创新,面向钢铁、电力、水泥、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开展零碳、低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动工业原料燃料替代技术研发和传统产业深度减排,加快多技术耦合优化和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发展大宗工业固废高质低碳利用、多源废物协同处置等循环链接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转化利用(CCUS)技术研发推广,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精准量化支撑。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开发大气、土壤污染防控技术,大力开发饮用水净化技术、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大力开发土壤、植被修复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构建大气、水、土壤防治技术体系,形成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的综合技术方案;利用大数据建立大气、水、土壤评估和预测预报模型,构建政府、企业和公民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利用5G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空气、水、土壤监测体系。
科技助力垃圾处理。鼓励企业研发垃圾逆向供应链上的关键技术,实现垃圾处理链信息共享和数据可追踪。使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处理、垃圾加工和垃圾再利用等环节更高效协同,提高垃圾分类供应链一体化运营效率;建造智能垃圾分类设施,提高垃圾分类管理的效率。
(2)强化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供给。筑牢重大疫病防控科技防线。强化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工作中的科技支撑。在严重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地方病、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与诊断干预方面,研发适宜防控技术。加强健康影响因素等领域研究,强化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加强高危人群常见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等综合防治技术及产品研究。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促进大数据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切实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技术水平。
进一步提高智慧医疗水平。整合区域内在线资源,形成互联网医院健康联合体;利用“云医疗”推动分级诊疗,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借助“云医疗”资源,推进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信息共享联动,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加强中医学术理论创新,提高中药的医疗服务能力。加强生物药研发力度,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新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研发针对畜禽疫病防治的纯中药制剂,保障畜禽健康,间接保障肉蛋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完善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增加防灾减灾意识、建设综合减灾与风险预测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城市防灾减灾管理一体化,建立灾后恢复系统,汇总、分析、总结、反馈相关信息。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工程施工、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化工园区、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推广,开展城乡燃气运行安全和泄露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安全生产和应急装备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城市管理由人力支撑型向科技支撑型转变,支持城管数字保障、在线服务、社区自治等管理体系研究。支持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在水务、物业、社区、市政、园区等领域的智能化系统研究。支持园林、旅游、教育、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三)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围绕“1253”工程实施,助力“三区建设”,聚焦提升创新战略位势,以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为重点,以多种模式加强与京津雄协同合作,对接京津雄高端创新资源,承接高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高端创新产业平台,形成企业、产业、区域间协同创新格局,提升辛集科技创新能力。
1.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融入京津冀区域主导产业链。以“1+3”主导产业为重点方向,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主线,探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高标准、高质量对接平台,定向精准承接京津产业和创新资源转移,与京津两地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冀中南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区、冀中南转型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高新区产业发展布局,聚焦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发展专业科技服务机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全力抓好经济开发区承接平台建设,强化经济开发区“大孵化”功能,大力转移转化京津科技成果,努力打造“京津研发、辛集制造”格局,引领转型创新发展。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京津联合攻关。引导企业以各类创新平台为载体,联合京津地区优势资源,鼓励企业开展“飞地研发”,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主导产业链发展韧性。
2.加大“三区建设”技术创新力度。助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依托“数字乡村”国家试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市和马兰乡村振兴研究院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形成对二三产业的有力支撑,不断提升农业“接二连三”水平,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先导区。
助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依托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推进产业园区与国内外园区、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合作,共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创新平台。加强孵化平台引领,推动园区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检验检测机构、高等院校等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加快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智能、新型显示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冀中南先进制造业高地。
助力国家综合保税区建设。依托辛集保税物流中心,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中心的金融、物流、仓储、加工、贸易等功能,开展相关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引领企业将技术产品创新融入发展,打造辐射华北、京津冀地区的现代化冷链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与高端冷链物流产业基地,大幅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强化与京津产业对接,积极引进京津科技企业。选择发展基础好的产业园区建设协同创新合作示范区,探索与京津及市域外园区合作及市域内产业园区合作新模式,支持驻市国家科研院所在产业园区内共建科技园区,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
3.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积极融入省会石家庄发展。抓住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重构区域发展格局、资源要素重新分配的巨大机遇,依托中心城区、经济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和特色乡镇,加大与雄安新区在相关领域的对接合作,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国际创新策源地,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做好雄安发展配套产业和技术创新、人才交流,借力雄安新区建设推进我市创新发展。
把握省委、省政府加快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决策中关于支持石家庄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等内容。支持我市着力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智能、新型显示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与省会高位对接。加快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和高新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耗能产业“换血”。
4.促进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实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跃升工程。贯彻落实《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19—2025年)》,加强指导县域科技创新发展顶层设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聚焦优势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到2025年,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省科技监测评价指标得分逐年提高,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为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市(县)试点提供有力支撑。
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质量提升计划,实施“苗圃”“雏鹰”“小巨人”“上市”四项工程。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从北京、天津等地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或全资子公司与本地企业落实同等待遇。
推动特色产业绿色持续发展。引导皮革服装等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通过成果转化、技术改造、吸引人才创新等手段,提高配套企业生产制造能力,提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水平。
5.发挥经济开发区创新引领作用。聚焦新发展格局、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国际生态皮革服装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冀中南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区、冀中南转型发展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重要节点城市、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积极承接京津雄重大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建成京津雄科技创新孵化转化高地;积极采取扩区、飞地等措施,壮大发展规模。
6.全面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以2025年达到创新型城市先进水平、2035年达到创新型城市前列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
(四)科技助力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围绕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目标,依靠科技力量引领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增值增效,形成以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为引领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1.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围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发挥果品资源优势和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优势,提高食品产业品牌竞争力和保障质量安全,打造节水麦、优质梨、地方猪三大优势产业,延长企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加大现代农作物种业培育力度。围绕培育支撑小麦种业发展,解决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矛盾,选育节水高产、节水优质、优质特用等系列小麦品种。推动种业企业与河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尽快实施节水小麦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形成高标准繁育体系建设、高产示范展示、远程专家指导体系。建成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高地。
建设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以绿色高效高产为目标,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马兰农场为依托,借助农业部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展示基地”和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项目建设,将育种信息化、种业现代化、装备智能化、农场数字化有机结合,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成果示范展示,形成冀中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节水农业技术集成高地。
推广应用新型节水耕作技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充分挖掘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潜力,构建以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的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旱作雨养生产和新型耕作制度技术体系。聚焦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精良播种、机械化收获、肥水药精准实施等“互联网+农业机械”的服务范围拓展、增值服务延伸。
推动绿色种植。依托锦坤药业、汇丰动保,研究推广生物发酵有机肥,调节土壤肥力,推动绿色种植。依托双吉化工“辛集市无公害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不断推进绿色农药的智能化生产。
推动数字乡村深度融合。加快农业机械化推广和农机装备升级,全面提升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机械化水平。创新农机装备技术,加强智能装备和技术研发,适应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需要,推广适应平原作业的大中型农机装备和机械技术,推广智慧农机,全面提高农作物机械化采收水平。建立农业信息监测分析预警体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2.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围绕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初级原材料生产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研究特色农产品的医学功能,挖掘和拓展农业的经济、生态、文化等内涵,打造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探索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建设管理及运营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加强农村数字化建设。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推动农业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转变。推广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数字植物工厂、数字种业等高端农业。构建数字资源体系,整合与集成耕地、种业、农村资产、农村宅基地、农业经营等各类数据资源,推动数据标准化。加强村庄规划的信息化建设,构建适合我市特点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把农村电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依托“三级平台”网络信息资源,重点围绕京津中高端消费需求,发展优质农产品个性化网络定制,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上推介与营销,推进食宿预订、土特产品网购、移动支付等服务在线化。深化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示范县建设,引导辛集农产品上线交易,带动“互联网+”传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四、聚焦转化创新成果,构建创新共同体
立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京津雄协同创新的基础上,放眼全国科技发达地区和全球科技发达国家的著名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项目、人才等科技交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以我市为主体,国内、国际交流合作的科技创新布局。
(一)加大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力度。围绕我市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大对境内外500强企业、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的科技招商力度,广泛开展境内外人才交流、项目合作、平台建设,推动军民企业、技术融合创新发展。
1.推动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加强对国际学术组织、产业组织、国际知名企业等全球高端产业要素吸引,加快对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加强产业创新国际合作。继续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鼓励企业与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开展合作。
2.拓展国内创新合作区域。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国内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健全科技合作联络协调机制,探索实施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政策举措。充分利用全国科技资源,吸引具备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申报市科技研究项目。积极与国内知名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完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国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司来我市设立交流机构和平台。
3.构建融合协作创新体系。重点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挥军地创新资源优势,建立军民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应用。积极参与军民协同创新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培育新型科研机构和创新共同体,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军民两用技术、产品、信息交流交易合作平台。
4.开展科技创新招商工作。借鉴项目招商方式,围绕产业升级、企业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引进、高端人才培养和创新环境建设,紧盯世界500强企业、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紧盯国内500强企业、著名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招商活动,在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智能、新型显示材料领域,布局研发总部、研发机构、转化重大科技成果。
(二)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瞄准京津雄、发达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成果,以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聚集区为重点,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培育国际化、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力度,强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1.提升京津成果项目承接能力。探索“京津雄研发+辛集孵化转化”模式,加强与京津科技成果库对接,将经济开发区等特色产业聚集区打造成为承接京津雄高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核心载体,提升承接京津雄科技成果承接能力,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并实现产业化。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技术市场建设。以“互联网+技术市场”为核心,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加快技术交易、技术评价、技术转移、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综合服务机构发展,吸引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来辛集设立分支机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进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根据企业、产业技术需求,组织开展专家技术诊断、技术咨询、技术成果推介、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科普等活动,推进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技术交易中心建设,推行常态化产学研合作推进机制,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在辛集落地转化。到2025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快速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
3.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积极对接京津创新源头,强化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承接能力,健全符合科研规律、体现知识价值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创新科技成果促进转化机制,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协调联动。积极引进和培育既懂市场又懂技术的知识产权运营专家,推动创新成果实现价值。
进一步完善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对企业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进行再创新成效显著的项目,给予一定的后补助奖励。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为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试验服务的开放型中试基地。
加大标准制修订的支持力度。加大标准化资助政策力度,支持企事业单位跟踪新技术、新产业发展趋势,在优势产业、潜力产业、传统产业、农业等优势领域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订、修订,建设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
推动知识产权转化应用。培育可以转化运用、孵化新产品、产生新动能、开拓新领域的高价值知识产权,切实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成果供给端的质量问题。优化专利资助资金支出结构,进一步从申请创造向转化运用阶段倾斜。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企业转化高校院所高价值知识产权,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援助和维权服务。
五、聚焦激活创新机制,改善创新生态体系
坚持创新成果让人民共享,以创新改善自然环境、提高健康水平、优化公共服务,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优质政策服务,坚持弘扬创新文化,开展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形成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互动的创新生态,打造一个渴望创新创业、能够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一)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体现知识价值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1.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领导体系。建立一把手抓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形成各地、各部门联动推进创新改革、制定创新政策、建设创新平台、实施创新项目、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的工作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造全链条、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有机衔接。
完善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制。畅通政府与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及社会各界的沟通渠道,重大科技创新决策要广泛听取各类创新主体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智库、科技社团对科技决策的支持作用,引导智库、科技社团参与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活动。
加强科技创新制度供给。在与国家、省相关政策的配套衔接的基础上,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建立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及时修订或废止不适宜的政策条款。强化政策协同,形成目标一致、协作配合的政策合力,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支持政策的叠加效应。加强对现有科技政策的归类、宣传与解读,加强对政策贯彻落实的调查与监督。
2.优化科技计划管理机制。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力量,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制定出台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相应措施,安排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相应措施项目,探索与企业设立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应用基础科学研究,鼓励科技人员围绕产业技术需求开展原始创新。
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结构。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前沿技术、社会公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科技活动。建立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项目的非常规评审机制和支持机制,对事关国计民生、打基础利长远的创新领域,实行长周期稳定支持政策,设立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的一体化攻关项目和连续支持计划。
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探索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推动项目、基地、资金、人才一体化配置。精简科研项目申报不必要的申报材料以及科研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活动。探索实施项目成果评审“盲审制”与“主审制”并行制度,并结合实地查看、行业调查等手段精准靶向项目研发方向和创新点,做到评审也是优化完善,达到科学精准立项目标。
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赋予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简化预算编制要求。按照省科研经费改革工作要求,优化主要经费目录,把更大的调剂权下放给承担单位。对科研活动的审计和财务检查要尊重科研规律,减少频次,检查结果通用共享。探索科研经费使用“包干+承诺+诚信制”。
强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建立以研发质量为导向的科研投入综合评价制度,推动项目评价从重数量、重过程向重质量、重结果转变。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应作为项目调整、后续支持以及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业绩考核的参考依据。
3.完善创新人才引进环境。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发挥“燕赵英才卡”“人才公寓”等政策优势,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虹吸模式。围绕我市十四五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引进两院院士、科技领军人才、海外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和飞地研发,催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中心、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快创新团队和创新英才培育,优化项目团队遴选和梯队配套机制,加强与京津知名院校和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对接。设立创新团队和创新英才专项资金,鼓励青年博士、燕赵人才等科技人才参与企业创新项目,优先给予科技项目立项支持和科技产业基金支持。建设好乡村振兴研究院、星创天地、创新驿站等农村创新平台,大力发展科技特派员队伍,完善农业科技现代化支撑体系。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支持大学毕业生、归国留学生等各类人才到辛集创业,给予免租金、免息贷款等孵化政策支持。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虹吸模式。支持各类研发人才和团队与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支持京津、雄安、冰雪产业等重点区域领域成果到我市落地,同时通过成果转化进一步拓展企业与人才和高校合作范围和领域,在延链、强链、补链上汇聚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人才—成果—人才”的强有力人才汇聚虹吸模式。
4.提高创新创业服务质量。构建高质量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做大做强高端研发、创业孵化和工业设计,提升发展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和科技咨询,培育发展数字科技服务和平台化服务新业态。加快建设集创业孵化、研究开发、技术中试、成果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推动规划建设财富广场,聚集发展金融和风险投资服务业,建成国家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把我市打造成为区域科技服务业示范城市。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要素完备、体制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数据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服务机构探索知识产权创造与运营的众创、众筹、众包模式,促进“互联网+知识产权”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能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二)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培育、弘扬与创新相适应的创新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厚植创新沃土,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1.大力弘扬科技创新文化。坚持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和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强科技创新诚信体系建设。
(1)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批判质疑、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爱国奉献、潜心研究、淡泊名利、提携后进的科学家精神。加大对创新文化、创新政策、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创新成果的宣传力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积极构建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2)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科技计划全过程的科研诚信管理,健全信用合同管理,运用综合信用评价,强化项目科研诚信审核。全面实行科研诚信承诺制,明确承诺事项和违背承诺的后果处理。
加强科研违规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对纳入系统的严重失信行为责任主体实行“一票否决”。
2.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着力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科技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品牌活动的效应,营造懂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加大公共财政对科普事业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配置科普资源,为公众提供更为优质和更加丰富的科普产品与服务。
六、聚焦加强党的领导,谋划科技规划新蓝图
实现科技创新十四五,必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健全科技创新规划的实施机制,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一)全面加强党对科技创新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各方面。
1.提高科技创新政治站位。教育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科技创新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战略谋划、政策制定、工作推进,把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科技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2.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新战略、新要求和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一系列以科技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重大举措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现实意义和历史地位,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作为科技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探索一条符合我市市情、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与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路径。
3.提高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按照“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要求,紧扣“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主线,加强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强化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与市级部门间科技工作的顺畅对接、上下贯通,推进全市科技创新总体布局与市直各部门科技创新实际工作有机融合,推进全市创新城市建设、创新能力提升,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协调联动机制、考核容错机制、指标统计机制和监测调整等实施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规划执行力,确保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市科技局牵头实施本规划,市直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依据本规划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具体指导规划的落实工作。要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支持,及时研究、解决规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分工、协同推进,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2.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加强与国家、省科技政策的衔接,加强与京津科技政策的协同,建立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制度,提高科技政策、制度、措施的协同效应,加强与省科技厅沟通,了解最新政策。
3.建立健全指标统计机制。构建科技创新统计工作的核对、校正机制,加强对税务部门进行税前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的额度与企业上报统计部门研发经费的额度、企业申报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数与企业上报统计部门从事研发的人员数等关键指标的核对和校正工作,监控各项数据,及时沟通各部门,确保科技创新各项指标的真实性。
4.建立健全监测调整机制。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突破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以及规划实施情况,在对未来环境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研判条件下,适时调整、充实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性。
相关政策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