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 内容阅读

《辛集市2019年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30日 作者: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切实做好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以下简称改厕)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 年)>的通知》精神和《河北省农村改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辛集市2019年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为便于社会各界更好地理解这项政策,理解、掌握和监督农村改厕工作,我们从若干维度对该文件进行解读。

政府为什么要出台该重要政策即出台的理由和意义。

在农村地区,由于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家庭使用的厕所普遍比较简陋。简陋的厕所除了让人如厕时感到不舒服外,最主要的是污染环境,给农村居民带来疾病。例如,露天的粪坑蝇蛆滋生,苍蝇作为一种病媒生物给人类传播疾病;渗漏的侧坑污染浅层地下水,粪便中的寄生虫卵、病毒、细菌在施肥过程中污染土壤及农作物,导致人类饮用水和食物被污染而感染疾病。因此,我们要对这些厕所进行改造或改建,在农村逐步普及卫生厕所和无害化卫生厕所。这项工作被称为农村改厕。

开展农村改厕,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改厕后农村居民减少了粪便污染带来的疾病,提高了健康水平。农村家庭改厕后改善了人居环境,居民们养成了良好的如厕习惯,健康行为得到了促进,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农村精神文明也得到了促进和发展。经济效益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疾病减少,节省了吃药看病的费用;二是农村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村地区集体和个人开展经营活动和吸引外部投资,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2019年,政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使农村改厕也成为宜居乡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政府出台该政策需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改厕工作是以改善农村厕所卫生条件、提升整洁程度,满足农村生活基本需求、经济适用卫生、改善居住环境为目标。2019年底前,完成80个重点村、15000座农村改厕任务,要求与污水治理重点村相结合,实现污水治理重点村改厕全覆盖,农村区域公共服务部门、营业场所、机关事业单位改厕全覆盖,全市所有贫困户改厕全覆盖,乡村振兴示范区农村改厕全覆盖。结合辛集市城乡体系总体规划村镇布局,选择合适位置建设50个公共无害化化粪池,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公共化粪池粪污抽运问题。

该政策影响的主体对象是哪些,会对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影响的主体对象是各乡镇农村居民,农村改厕建设减少了粪便污染带来的疾病,提高了健康水平。农村家庭改厕后改善了人居环境,居民们养成了良好的如厕习惯,健康行为得到了促进,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农村精神文明也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政府落实该政策时将开展哪些主要工作,为实现目标需要怎样操作。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各乡镇开展农村户用厕所使用情况逐村逐户摸底调查,摸清全市农村厕所改造底数,确定公共无害化化粪池建设位置,建立农村改厕档案。二是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各乡镇制定年度农村改厕工作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组织领导、建设内容、工程组织、改造数量和模式、完成时限等,强化推进措施。三是明确标准,规范运作。按照《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要求进行建设施工。四是开展培训,保证质量。各乡镇要结合设备厂家采取召开培训会、专家授课、现场观摩、组织厕具设备展等形式,对改厕监督员及施工队伍实施技术规范培训。五是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已完成改厕的村和即将开展改厕的村,都要把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农村改厕日常管理落实到位、设施维修养护及时到位。

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那些。

工作重点是建立健全改厕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巡查与指导监督,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组织乡镇、村委会具体负责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规范培训,保证管理和施工人员掌握技术,按规范施工;要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符合标准要求。难点是改造户数多任务重时间短,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农户抱观望态度,没有积极投入到改厕工作中。

改造补助标准

农村厕所改造每户奖补800元。公共化粪池补助资金5.5万元。



Title

主办: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辛集市信息网络中心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冀公网安备13018102000135号    冀ICP备13017949号-1  网站标识码13018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