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 内容阅读

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2日 作者: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十四五”时期我市外贸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辛政办字〔2021〕1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十二次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新补旧、以质补量、以内补外、以线上补线下,进一步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形成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十四五”时期我市外贸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共十个部分。

第一部分,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通过组织企业参加上级举办的面向国外市场的线上贸促活动,组织我市企业继续以“辛集展团”形式参加国外展会,不断扩大我市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对接新客户,为外贸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及时发布政策和市场信息,为企业解决贸易领域突出问题,做好企业境外投诉服务工作。

第二部分,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皮革服装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通过拓宽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服装企业原创能力,引导企业在技术、工艺、款式、性能、品种、品牌、包装等方面开展差别化竞争,提高非价格竞争力,不断提高我市皮革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第三部分,优化外贸经营主体。通过“走出去”,增强我市外贸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开拓能力。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在行业内具有较大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通过“请进来”,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外向型企业,使我市外贸经营主体不断互补、优化。通过组织免费培训,为企业积极排忧解难,做好外贸企业服务工作。

第四部分,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发展“生态皮革”,努力实现皮革业生产智能化、清洁化和循环化。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支持外贸企业研发创新、开展工业设计,鼓励防疫相关产业企业开展国际认证,争取纳入国家医疗物资出口“白名单”等,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用好国家支持政策,鼓励优质消费品和国内紧缺产品进口,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以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为契机,扩大肉类进口。积极扩大咨询、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进口和旅游进口,推动我市进口商品多元化。

第五部分,优化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一般贸易规模,培育以技术、标准、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政策措施,鼓励出口转内销企业与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知名电商平台对接,搭建线上线下内销平台,推动内销规模化、品牌化。

第六部分,推进外贸基地和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以我市通过商务部考核,再次评为“河北省辛集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皮革)”为契机,通过打造企业优势产品、提升重点产品附加值、强化品牌建设等,推动外贸基地持续发展。支持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强化与天津港、青岛港、黄骅港合作,建设“辛集内陆港”,服务辛集、带动周边地区进出口贸易,促进冀中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倡议新支点。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拓展功能建设,适时推进保税物流中心转型升级综合保税区。

第七部分,推进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参加国内知名展会与办好我市特色展会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展示形象、推介品牌、拓展市场的贸易平台。加强参展企业培训,做好客户邀请、对接洽谈等工作,提升参展企业线上展示直播营销能力,促进线上展示、线上洽谈和线上成交。

第八部分,推进国际营销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出口市场建设品牌展示中心、海外营销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仓库、售后服务机构。完善公共海外仓布局,积极对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河北分公司,为海外仓销售提供收汇风险保障,提供海外国别风险评估、行业分析等资信服务。

第九部分,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搭建高端设计服务平台,培养精英设计人才,促进时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电商直播基地发展,通过线上销售促进解决淡季生产问题。

第十部分,优化外贸发展环境。通过强化财政金融信保政策支持、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强化组织实施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为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Title

主办:辛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辛集市信息网络中心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冀公网安备13018102000135号    冀ICP备13017949号-1  网站标识码1301810003